第133章
第一百三十三章
就在许府一家和乐的时候,宮里却发生了一件小事情。∑ 。~
近⽇太子⾝体微恙,闭门读书不出,而宁王却数⽇都留宿宮中伴驾,皇后不安之下,便召了宁王妃带着儿子进宮请安,与此同时,皇后还召了太子妃带着小皇孙前来。
皇后的原意是想营造出一家和乐的气氛,正好宁王嫡子与太孙相差一岁,这哥俩都是小孩子,只要孩子们融洽相处,传到今上耳朵里,也是佳话一桩不是?!
帝后如今关系颇有几分剑拔弩张,皇后也很想化解这种紧张的局势,因此才会时不时频繁召宁王妃进宮。
结果在坤福宮里,起先这哥俩玩的也很融洽,而宁王妃与太子妃也陪在皇后⾝边奉承,气氛很是融洽。皇后还道:“本宮也老了,就盼着儿孙和乐,媳妇们孝顺,看到你们相处的好,本宮就放心了!”
她这话就似民间百姓家里的婆婆一般,透着慈⺟之意,不过宁王妃与太子妃都不敢轻忽,正待接口,外面便有宮女慌慌张张进来禀报:“两位小皇孙…打起来了…”
殿中三人面⾊齐齐一变。
皇后本来也是颇有城府之人,多年筹谋,手段也是一等一的,只是太子⾝体自小不好,而太子妃生的这嫡亲孙子也是盼了多少年,望眼

穿等来的,因此对太子以及太孙的⾝子是十分着紧。
现在听得宁王的儿子敢与皇太孙打架,便想起如今常留宮中伴驾的宁王势盛,他的嫡子才敢如此嚣张!
想当年宁王小时候,都不敢有此僭越!
皇后越想越生气,冷厉的目光在宁王妃脸上扫了一眼,后者已经脸⾊苍⽩,忙忙起⾝跪下告罪“臣媳教养不当,求⺟后恕罪!”
皇后一言不发坐在上首,瞧着跪下来请罪的宁王妃也不知在想些什么,面部线条僵硬,而太子妃却已经朝着皇后一福,匆匆朝殿外去了,瞧也不瞧跪在地上的宁王妃,仿佛之前还相处融洽的妯娌俩不是她们两人。
外面孩子们的哭声都传到了殿內,而宁王妃心急如焚,听不到皇后叫起,又不敢起来,就那么跪在地砖之下。良久,皇后似乎轻笑了一声,才道:“快起来吧!你这孩子,小孩子家家打架,哪里用得着你告罪?!”却是终于将心头那一口气咽了下去!
宁王妃谢过了皇后,宮女已经将两位小爷给带了进来,但见宁王嫡子脸颊之上青了一块,而太孙却挂着两管鼻⾎,太子孙边走边替太孙擦着滴下来的鼻⾎,很快她那⽩⾊绣花的绢帕就染了⾎。
宁王妃当时差点晕倒在地。
她一方面心疼自己的儿子,一方面又生怕皇后因为皇太孙流鼻⾎而迁怒于她的儿子。
皇后召了两个孩子到近前,看看这个再看看那个,又问起俩孩子为何要打架,俩孩子吭哧半天,最后才道:为了一只纸鸢打了起来。
宮女拿了两只纸鸢出来给陪他们玩,其中一只比较简单,只是寻常苍鹰的图样,而另外一只却是龙筝,在蛟龙头上装了竹笛,使风⼊耳,放至空中便有筝鸣之声,又加之体型不小,故尔两名小皇孙都弃苍鹰而选龙筝。
宁王嫡子已经五岁,而太子的儿子却只有四岁,体型上也要比宁王嫡子矮弱了些,起先二人只是争执谁来放这只龙筝,说到后来,太子之子却忽尔大怒,指着宁王嫡子要他下跪:“我⽗王是太子!你还不给我跪下?!”
太孙自小被皇后太子妃捧着,无论是在后宮还是在东宮,都是独一份的,没想到今⽇竟然被宁王嫡子给挫了威风,小孩子家家,当下就闹了起来。
而宁王嫡子久在宁王妃眼⽪子底下,从没有与小孩子相处的经验,不知道小男孩好斗抢玩具最是寻常,况且之前太子妃与皇后还说他们是亲哥俩,就连他⺟妃也道自己是哥哥,哪有哥哥弱于弟弟的!
他是见过武小贝教训武宏的模样,那才是兄长范儿。
小孩子甄别能力并不強,弄不清楚此“兄弟”与彼“兄弟”之间的大巨差异,因此便摆出兄长的派头来要与皇太孙理论,最后互不相让,不过几句话之间,就动起手来了…
这原本也不是什么大事,小孩子打闹谁家都有,武小贝与许小宝小时候还天天掐架长大,反倒感情越掐越好。
但皇后不这么想。
她温言安慰了俩孩子几句,便让太子妃带着太孙退下了,只道太孙鼻⾎不止,让太子妃带回东宮去,让专司太子⾝体的御医给瞧一瞧。
等这俩⺟子退下之后,皇后仍是笑着的,却问责于宮女,当着宁王妃⺟子的面,杖毙了一名宮女。
场面鲜⾎淋漓,皇后却笑的十分和暖,只向宁王嫡子道:“都是这些奴才们不知事,与三郞无关,皇祖⺟与你出气!”
宁王嫡子吓的整个人都缩成了一团,直往宁王妃怀里钻。
宁王妃紧紧搂着儿子的小⾝子,感觉到怀里孩子的颤抖,她的心揪成了一团。
皇后这哪里是给她的儿子出气?明明是杀

儆猴,借此替太孙立威,好让她的儿子记住,此后不敢再冒犯太孙!
当晚回去,宁王府三郞就发起⾼烧来,府里的大夫忙了半夜,宁王从宮里回来之后守了孩子一宿,等到夜深人静,房里只有夫

俩守着⾼烧昏

不醒的时候,宁王妃大放:“往年她磋磨我,我总想着幸好爷还在边疆掌军,就算是她磋磨我,不过是吓一吓我,却是不敢拿我怎么样的,总不能将我弄死!可是如今王爷的回来了,她磋磨我不要紧,却来磋摩我的儿子!王爷,你要眼睁睁看着她向咱们的儿子下毒手吗?!…”
正房门口守着的乃是宁王妃心腹嬷嬷,其余人等皆被遣了出去。
宁王看着

上⾼烧不退的儿子,同样的事情也曾经发生过,他的⾝上,小贝的⾝上,如今又是三郞的⾝上…多少年了,从小时候到如今,似乎他头上的天人来就没有晴过,都是泥泞満路的趟过去,多年艰辛成了习惯,反不觉得艰辛了,百忍成功,有时候他都觉是自己快大圆満了。
他伸手轻拍了拍

子因痛哭而微微颤抖的肩膀,再想想自己⽇⽇被架上火上烤,都谓圣眷优隆,谁顾过他一家子的死活?!
宁王额头的青筋隐隐浮起。
第二⽇宮中来人召他⼊宮伴驾,他却推脫不去,只道嫡子昨⽇在宮里受了惊吓,⾼烧不退,如今哪里也不敢去,只肯守在嫡子

前。
这也算是公然抗旨了。
宮里今上听到俩皇孙打架,还噤不住抚须而笑“朕小时候也与兄弟们打过架呢。”只不过后来四散天涯。
传旨太监嘴里发苦,却又不得不接着往下说。又将皇后当着宁王嫡子的面杖毙宮女,回去之后宁王府上三郞就⾼烧不退,宁王这才不能⼊宮伴驾,此刻还守在嫡子

前呢。
今上的神⾊便很有了几分⾼深莫测,那传旨太监连瞧都不敢多瞧,只跪在下面请罪。
当⽇宁王府上便收到了一大拨赏赐,除了赏赐宁王夫妇的,还有专门赏给宁王府上三郞的吃喝玩具,另有一只龙筝,却是比皇后宮里的还要精美,体型还要更长。
皇后听到此消息,朝后跌坐在了榻上,长长的指甲死死抠着榻上坐褥之上精美的刺绣,喃喃:“他竟然…”竟然连龙筝也肯赏给宁王嫡子?!
也不知道想到了哪里去了,向来秀美端庄的脸庞竟然隐隐带了些扭曲之意。
原本是小事一件,两孩子打架,就连今上赏赐这些东西的时候,也还笑着对传旨太监说“去跟宁王府的曜哥儿说,等他病好了到皇祖⽗这里来玩儿。”
宁王嫡子原本没有大名,只等着今上赐字,没想到打了一架,不但收到许多赏赐,连名字也被赐下了,却是单名一个曜子。
那传旨太监小心应了,带着小太监们往宁王府去了。
今上虽然拿出对待小事态度来,但上至皇后下至宁王夫妇,以及知道了整件事情始末的其余人臣们,譬如国舅傅温,又如何敢当小事对待?!
两个孩子打架,同样都受了伤,今上对一个嘘寒问暖,还专门派了侍候自己的太医院判前往宁王府替曜哥儿瞧病,又是赏赐又是问候,对抗旨不肯⼊宮的宁王不曾怪罪一言。反之,对皇太孙就完全是不闻不问了。
从皇后到国舅傅温,乃至宁王夫妇,无不在心里揣测圣意,猜测今上是拿这件事情当一件皇孙们之间的小擦摩来处理呢还是另有深意。
特别是皇后,只觉內心惶惶,还亲自前往东宮探望太孙。话虽如此,但据说当⽇皇后关起房门来,在东宮书房里与太子深谈许久。
也不知道⺟子间都谈了些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这几天不在状态,更新就有些怠惰了,昨晚约了人拼文…结果聊天聊到天亮了。感觉脑浆子都要写⼲的感觉,就…稍微休息了一下下。
今天一大早爹娘就来看我跟小魔怪,下午才走,睡了会儿起来写了一章,感觉有点満⾎复活了。
那今天就好好更新吧,十二点以前会写完一章就放上来的,大家在睡前都可以刷一刷啦,今天开始就好好更新了,多谢大家体谅!么么哒!
m.AQg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