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斜风 下章
第四百二十章 苏州
 “小劈山,方为我湘军本!”曾国藩说得振振有词:“洋洋炮虽然精利,但不及小劈山制造简易,威力又大…”

 这是曾国藩的‮实真‬想话,他在军事技术上算是一个固步自封的人物,虽然洋洋炮已经普及到湘军的方方面面,但是仍然把能够自行生产的鸟、抬与劈山炮视作湘军的立⾝本,到了太平天国后期还时不时给曾国茎写信推销自己改造过的劈山炮,号称比洋炮更为精利,他这种态度一直持续到他结识张树声的马步队之前。

 只是在本时空,曾国藩并没有引发湘军大将们的热情,那边武红船已经第一个站了出来:“侍郞,我六破红贼,百战皆捷,唯一所憾者,在于红贼洋洋炮不计其数,器械犀利,今我若得洋械之助,则贼与我可并分械之利,所以请侍郞酌情拔发洋洋炮一大宗…”

 他的说法也代表着整个湘军的看法,大家过去与虹军战多次,都在虹军的炮如林面前吃了大亏,因此对于改进已方装备最为敏感,那边刘长裕已经又站起来,他直接摔了袖子说道:“从抚州到南昌,我这一军因为械不如人吃了多大的亏,侍郞,许多仗明明可以打胜的话,就因为红贼炮犀利反而吃了大亏,侍郞,明⽇我军全力出战,只求发给炮一大过…”

 大家都有相近的表示,曾国藩一下子为难了,他说道:“俄人炮虽然已经运来,但这一艘洋火轮不过有洋八百杆,洋炮八门,洋火药六十桶而已及其它军械若⼲而已,大家都要洋洋炮接济,岂能摆得平…”

 一听说只有洋八百杆,洋炮八门,大家先怈了气,倒是彭⽟麟是个老油条:“侍郞,洋炮八门在陆路发挥不出威力来,不若改用于⽔路…”

 那边鲍超就不肯⼲了:“彭雪琴,明⽇我陆师独力出战,如何能将洋炮借给你⽔路,不可,万万不可!”

 一见大家起了争执,赵烈文赶紧说道:“此次俄人接济洋洋炮数量虽然不少,但是长江形势为之一变,我觉得大家还是不要孟浪出击为好!”“为何?”彭⽟麟今天刚刚吃了败仗,得了俄人军火接济的消息之后,还正想着翻本:“今⽇李续宾大营又受围攻,折损兵将不少,兵贵神速,迪庵为贼所破的话,大势去矣!”

 赵烈文却从大局上分析:“俄夷法夷为何接济我军火,当是想自‮海上‬出兵击贼,今⽇红贼精锐,尽集于南昌城下,下游精锐者,只有磐石一路。”

 赵烈文这么一分析,湘军将帅们都明⽩过来了,甚至连鲍超这个武夫都说道:“只要守住南昌,形势大有作为。”

 这是很显然的一件事,虽然不知道俄夷法夷出兵⼲涉的规模有多少,但是据十多年前英夷犯华的经验来看,绝不是一个小数字,现在红贼在江浙之兵虽然为数不少,但多是后起之师,非是精锐,恐怕抵敌不住英夷法夷的进攻。

 那样的话,龙营与楠溪营这两路红贼精锐必然象去年石达开经略江西一般,回师南下,那样的话,只要南昌在手,一切形势大有作为“百度贴吧启航文字”只是彭⽟麟很快说出了一个问题:“那李续宾怎么办?”

 原本湘军是打定了依托南昌城逐次抵抗,最后依城决战的态势,哪料想红贼突然将李续宾大营割裂开来,企图将这六千人全部吃掉,两⽇围攻下来,李续宾部折损颇大,只能再支撑数⽇而已。

 曾国藩已经有了主意:“迪庵之师,是为我湘军救亡之师,不可不救…”

 大家对于这一点表示同意,李续宾的‮队部‬可以说是驻赣湘军中战斗力最強而且兵力最多的一支‮队部‬,如果连李续宾这一支‮队部‬都被虹军強行歼灭的话,那么湘军各路都没有驻垒与虹军决战的决心了。

 曾国藩继续说道:“但是要救援迪庵,务求一战功成,绝不得有任何闪失,因此明⽇不出兵,后⽇⽔陆两路并进,所有洋洋炮发给各军,一战破贼于南昌城下!烈文先生,迪庵是否再坚持一⽇?”

 赵烈文答道:“今⽇李续宾大营消息不通,但据实战情形来看,彭雪琴大帅统⽔师救援之时,楠溪贼顿兵不攻,形势尚属不错!”

 “那好!”曾国藩下了决心:“后⽇⽔陆并进,不但要将迪庵接应出来,还要击破楠溪一股…此岳州、半壁山故事也!诸将可有信心?”

 有了俄罗斯人的洋洋炮接济,湘军将帅们一下子就有了信心:“破贼自有信心

 “‮海上‬有大队法兵与俄兵登陆?”

 作为苏州地区的最⾼驻防指挥官,包美英第一时间得到了这个消息:“情形属实?”

 “是德蒙斯先生报来的急讯,他素与我军关系良好!”报讯的军官说道:“他的信使虽然已经回去了,但是又留下了急信!”

 包美英点点头,在周秀英的培育之下,她已经成长成为一位能谋善断的将领,现在在苏州府也有不少辅助她处理军务政务的⼲部,甚至还有几位包氏宗旅的自己人。

 但是她还是第一次处理这么重大的事务,她打开了德蒙斯送来的书信:“法兵、俄兵,突然于‮海上‬登陆,是怎么一回事?”

 她不能不担心这个问题,据虹军与英国人达成的默契,苏州府与嘉兴府这两个邻近‮海上‬的大府都只能驻留四个步兵营的步兵而已。

 四个步兵营的兵力只能勉強维持着这么一个大府的治安而已,要知道苏州府境內的溃勇、民团、船为数不少,四个步兵营只能维持着治安,幸亏凭借着柳绝户的威名,苏州府境內没出过什么大问题。

 但是苏州府这四个步兵营,只要第三师移过来的那个步兵营是一八五五年上半年成立,算是有一年历史之久的老步兵营,其余三个步兵营虽然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八五五年上半年,但是步兵营的组建却是一八五五年底的事情,甚至还有一个一八五六年才新组建的步兵营。

 在这种情况下,包美英不得不对‮海上‬法军登陆的事情感到敏感,据事先获得的‮报情‬,法国已经在‮海上‬有三个或四个步兵营,他们的兵力已经同苏州府的虹军驻军相同,而且法国人已经把‮海上‬的一支清军武装起来,据‮报情‬显示,这支清军由编修李鸿章统帅,总兵力大约有六个营之多。

 事实上,苏州府的驻防‮队部‬质量还不如嘉兴府的四个步兵营,因此包美英第一时间就作出决定:“通知孙胡子,我需要至少两个步兵营的支援!”

 她⾝边的军官对于这个决定有些诧异:“孙师长正在进攻镇江府,这个时候会不会影响他的决心,而且法国人未必是针对我们!”

 “即便不针对我们也不能不防备!”包美英已经下了决心:“告诉检点,请求一个步兵旅在杭州府待机,随时准备增援嘉兴府,我们在这两个府的兵力太少!”

 “可是我们与英国人有协议,嘉兴府与苏州府的驻军不能超过四个步兵营!”

 “那是我们与英国人的协议,我们保证‮海上‬的‮全安‬!”包美英已经说道:“告诉检点,‮海上‬附近的形势可能发生‮大巨‬的变化,我们必须作好与法国人开战的准命…没错,就是战争…

 在不到二十四个小时之后,孙胡子也第一时间得到了包美英请求援助的‮报情‬:“最少两个步兵营,最好是一个步兵团,这个小妮子好大的口气,她以为自己是周秀英啊!”自从僧保与僧格林沁受到重创之后,孙胡子在完成第三师的扩编使命之后,待常州府稳定下来,就着力向镇江府一线的“百度贴吧启航文字”清军进攻。

 张国梁是个好对手,更不要提江北大营还向江南大营紧急提供了一部分援助,但是第三师的镇江攻略还是按步就班进行着,而且还凭借着火力上的优势取得了相当的战果,只要不出意外的话,接下去江南大营将是第三师建军历史以来最辉煌的战果。

 因此这个意外让孙胡子措手不及:“该死的洋人,如果不是他们捣的话,我们就能拿下整个镇江府了!”

 没错,是整个镇江府,包括现在在太平军控制之下的镇江府城。

 太平军的镇江守将吴如孝已经同孙胡子有过联络,他同意只要第三师进至城下,他愿意将这座在太平军手中保持了三年之久的城市给第三师,同时出城的还有三千名老太平军,对于孙胡子与第三师来说,这三千名老太平军的意义更为重大。

 这可是三千名真正的太平军老兵,他们在镇江府面对着数万清军的围困坚持了整整三年时间,清军用尽了一切办法都没有让吴如孝和他的部下屈服,如果能得到这三千名老兵的话,孙、胡子觉得自己还能编两个步兵团。

 因此他犹豫地说了一句:“我们不能向包美英‮出派‬援兵,我们应当首先拿下镇江…”  m.AQgXS.Cc
上章 斜风 下章